中国污水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
时间:2013-01-29 17:01:08来源:四川福瑞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打印本文 
中国对废水污染的治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,在借鉴国外先进处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,以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为平台,引进和开发了大量的废水处理新技术,某些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这些新技术的投产运行为缓解中国严峻的水污染现状,改善水环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水污染现状
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,2008年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,全国七大水系407个国家监控断面中,Ⅰ~Ⅲ类、Ⅳ~Ⅴ类、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9.9%、26.5%和23.6%,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,浙闽区河流水质为轻度污染,西北诸河水质为优,西南诸河水质良好,湖泊(水库)富营养化问题突出;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淮河、海河、辽河、巢湖、滇池、松花江、三峡库区及其上游、黄河中上游等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,共安排污染治理项目2712个,投资1600亿元。截至2008年9月,已经建成881个,在建960个,完成投资510亿元。2008年工业废水治理投资194.6亿元。
根据政府对再生水的规划测算,2010年中国城市污水再生设施将达到680万t/d,再生水工程新增投资约100亿元。
废水污染治理新技术
城市生活污水
目前,中国城市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活性污泥法。目前形成的较典型的二级处理工艺有:传统活性污泥法、AB法、A/O工艺、A2/O工艺、氧化沟工艺、ICEAS工艺、CASS工艺、SBBR工艺、BIOLAK工艺等。其中应用较多的为氧化沟工艺和CASS工艺(CASS工艺和BIOLAK工艺为较新型工艺)。
CASS工艺
CASS工艺是一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,是SBR工艺的改进形式,通过曝气和不曝气阶段的交替运行,实现反应器以厌氧—缺氧—好氧—缺氧—厌氧的方式运行。CASS池的变容运行提高了系统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和操作的灵活性;选择器的设置加强了微生物对磷的释放、反硝化、对有机物的吸附吸收等作用,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,能很好地缓冲进水水量与水质的波动,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污染物,具有良好的脱氮、除磷功能,排出的剩余污泥稳定化程度较高。同时CASS工艺还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。
BIOLAK工艺
BIOLAK工艺是由德国冯?诺顿西公司开发的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。BIOLAK工艺的曝气头悬挂在浮链上,浮链被松弛地固定在曝气池两侧,每条浮链可在池内一定区域蛇形运动,在曝气链运动过程中自身的自然摆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混合效果,节省了混合所需的能耗。BIOLAK工艺采用HDPE防渗膜衬里的土池结构,减少了投资;其活性污泥负荷较低,污泥回流量大,污泥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长,减少了污泥量,增加了剩余污泥的稳定性,有利于后续处置。
- 上一篇污水处理的用途介绍
- 下一篇涂料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